支部建设规范化 战斗堡垒更坚强

 行业资讯     |      2025-04-05

尤其是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还特别强调: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这些美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用来抵押增发人民币,是可以带来中国货币宽松,货币宽松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中国经济GDP,中国就是这样不知不觉把自己的经济快速发展捆绑在美元身上。中国四大银行引进外资股东战略合作,外国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这些都是私营资本流入中国,而中国储备美元很大部分购买美国国债,是中国资本输出。

支部建设规范化 战斗堡垒更坚强

和日本、德国以先进技术取得贸易顺差不一样,中国是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不惜血本,以拼低工资、拼资源消耗、拼环境来换取美元,如若这些美元对中国十分重要,它的使用价值超过了它成本的财富使用价值,那么这种国际贸易顺差美元,才有资格谈资源的合理配置。俄罗斯资源比中国丰富的多,它并没有迫不及待的用资源储存去换美元储存。2012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中国以美元购买美国国债,如同穷人把钱借给富人用,中国为什么不把钱留给自己?特别是用于帮助广大极其贫困的农民工?提高他们的工资?中国储存大量美元,中国人的工资却只有美国人的二十分之一,这就好比父母很有钱,儿子却穷得叮当响,父母的钱是靠儿子最原始劳动辛苦赚来的,但是儿子积累了贫困,父母钱用不完,把钱存起来,而且把钱存在外国主权货币篮子里,这些货币的价值中国父母是没有办法控制的,只能听天由命,这样的父母愚蠢吗?尼克松说"犹太人和中国人都是天生的商人",中国人也普遍听说西方一句话:"犹太人的钱是藏在脑子里",现在中国人的钱存放到哪里了?为什么不向犹太人学习,把国民个体的独立、自尊、平等、教育、信仰,视为中国发展的根本目标?中国身不由己的美元储存越来越多,如同中国突然越来越多的出现大面积雾霾,这些都是中国发展患了重大疾病的突出症状,这些症状彼此都内在联系,由表入里分析它们,就能顺藤摸瓜,克鲁格曼就中国非正常的美元储备,因此发现中国的发展有大量因错误观念而造成的人为浪费。为什么中国外汇储存越来越多?克鲁格曼回答很简单:"这并不是中国高储蓄率单一原因造成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汇率政策。

如何细读克鲁格曼中国经济资源浪费的判断?资源浪费的反面意义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克鲁格曼说:中国储存美元"不是自然市场的结果,而是政府政策影响的结果大多数的研讨会我都参加了,我看研讨会的模式都基本一样,张三这么说,李四那么说。

比如像输配分离,既要和整个社会的进步、社会能够承受的能力相匹配,还要和其他的改革相匹配,比如说价格体系改革,价格体系不到位,输配怎么分开?而价格是归价格部门管,又不是国家能源局管。包括西方国家,英国模式和美国的一样吗?英国模式和法国模式一样吗?日本模式和英国的一样吗?都不一样。回过头来看,这可能是我们改革进程中一个非常重大的步骤,也是一个阻力比较大的步骤。那个时候那届政府任期将满,所以朱基总理说,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在我这里做完,做不完的事留给下一届去做。

如何让二滩的电送出来,经研究后来修了一个三万线,从三峡到万县用50万伏交流联起来,让川电出川,想办法把四川的电送到华中、华东。全部核电站都归法国电力管。

支部建设规范化 战斗堡垒更坚强

你说他心里痛快吗?他不会愿意电力被进一步拆散。水力发电五年新增装机容量是自1910年中国有水电以来95年装机容量的总和,2011年底水电装机容量总和达到2.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但是美债、欧债危机的发生,美国东部大停电的事实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个改革都不是理想化的,它都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完善的,所以你不能拿后来的东西简单来衡量改革渐进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对还是不对。

提出搞两个电网,也是对主张电网不拆分的意见进行吸收,既没有以前讲的六张网,也不是一张网,确实是一个折中的意见,过去争论的两种意见都吸纳了一部分。铁路改革一搁置就是十年,还是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步子好。当时海南进南方电网有这个条件,是答应过的,就是建海底电缆和南方电网联起来,海南才同意,这算是一个小的花絮。十年过去了,物价上涨,但电力建设成本不升反而稳中有降。

曾培炎同志跟我商量,他认为定级别不是我们这个层级来说的,如果高层在审议时有明确意见我们照办就可以了。过去的电力部演变成了国家电力公司,仍然行使部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也有企业管理职能。

支部建设规范化 战斗堡垒更坚强

实践证明,我国的改革方法要比前苏联解体后采取的休克疗法和激进的私有化都要成功,也为世界所公认。而可能会引发更多反弹的问题,就留到以后适当的时机再去改。

现在究竟难在哪里?各部门就是想把自己部门的一些权力、一些诉求放在法律里,想把三定方案当中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法律来解决。此外,还有两个国务院发布的文件中提到了特高压。电力体制改革或者其他体制改革,说百分之百是对的肯定不可能,改革是个渐进的过程,一开始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值得进一步改革的地方,从这个层面上看,有批评的意见有利于不断深化改革。发电公司本来可以利用他们充分竞争,搞个电厂招标,全国都来竞争,现在所有施工企业变成了一个总公司,竞争减弱了。他们引进了国外的竞价上网的报价软件,结合浙江省的情况进行了修改,通过计算机自动比对,择优调度上网。张国宝,中国国家能源局专家委员会主席。

电网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垄断性实际上没有改变,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谈这个问题,你再怎么分,在一个区域内还是自然垄断。最近还有一个有争论的特高压输电问题。

并且说了:如果做不到我总理辞职,还对时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下称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说:你这个计委主任也辞职。电网成改革焦点:全国一张网还是多张网?电力改革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难题之一便是电网怎么办?有人提出电网也可以引入竞争,类似于把发电变成五大公司一样,要把电网变成几个公司。

10年过去了,基本上按照方案进行了改组、建设,实现了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最后还超了。我们现阶段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需要的是改革和发展的弄潮儿,而不是在改革发展大潮旁指手划脚、纸上谈兵的观潮派。

如果把平高集团和许继集团收购了,将来别的企业觉得你不公平了,这是你的亲儿子,别的是干儿子,即使你做得再公平,人家也会说你有亲有疏。第二个是改革的模式,大家比较统一的看法就是厂网分开。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后,执行时还是顺利的。回想改革开放30多年来走过的路,如果当时不顾历史发展的阶段,一下子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那么改革很可能是失败的。

这十年中国的电力发展创造了中国电力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也是世界电力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电力没有拖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相反发展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保障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结束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电力短缺的瓶颈制约。但社会上和媒体一直以为能源局应统一对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定价制度改革负责,实际上能源局是无能为力的,在现有体制下在上述两个问题中最多是个配角。

10年间,电力工业飞速发展,装机容量从2001年的3.386亿千瓦,增加到2011年的10.5亿千瓦,2012年将突破11亿千瓦,很快就要赶上美国,成为世界上电力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我认为,现在再去论证该不该搞特高压已经有点本末倒置了。

朱镕基总理发话: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做不到我辞职曾培炎同志在《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一书里面回忆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背景是二滩(编者注:即二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境内)弃水,还有就是西电东送。改革是大势所趋,但你说一点想法也没有也是不可能的,这是事实。

电网从六大区域电网基本互不相连到形成包括西藏和海南岛在内的全国联网。广东、海南两省领导曾想不通这个方案出来以后,高层基本上认可,但不是没有阻力,花絮非常多。找重庆谈,重庆说千万不要分给我,你看我们重庆为三峡建设移民做了这么大的牺牲,你还要给我。我们搞过很多大的研讨会,也请了很多国外的咨询机构和能源机构,比如高盛、美国剑桥能源研究所都来过,别的一些国家也介绍了他们电力管理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是这样的体制,并且发展成现在这样一个有相当规模的电力工业,现在给拆了,心里不好受。当时往广东送电还有其它的方案,有一些电力部门的老领导提出来,不是说四川消纳不了吗,能不能把四川电网和云贵电网联起来,云贵电网又和广东联起来,后来没有采纳这个意见,采用了川渝与华中相联的方案。

在我没有退下来的时候,我极力想完成这个任务,但已经来不及了。电力体制改革之后,有的同志仍想推动此事,于是新成立的电监会把电力供应相对宽松的东北电网作为试点,推行竞价上网,由时任电监会副主席宋密同志主抓。

当时组织上让我去找高严(时任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谈过一次,他没有当着我的面说不同意或者表现出对改革有抵触,但只寒暄了几句就推说身体有病,让别人和我谈。在电力体制改革中,一张网还是几张网也不是电力体制改革正确与否的标准。